您知道血壓是怎樣形成的嗎?
高血壓或低血壓這個詞大家可能聽得比較多,但是血壓是什么?它是怎樣形成的呢?我們一起來看看: 血壓就是心臟的收縮、舒張交替進行,推動血液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密閉循環系統內持續流動。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側壓力,叫血壓。目前我國采用正常血壓是<120/80mmHg(收縮壓<120mmHg和舒張壓<80mmHg)。兩上肢的血壓可有輕度差別。若兩上臂的血壓差別較大,應按高的一側的血壓值來診斷高血壓和評估療效。 脈壓是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,正常為30~40mmHg。脈壓增大是動脈硬化的一個指標。 無論是健康人還是高血壓患者,血壓都有晝夜節律的變化。白天,人體較活躍,身體需要更多的氧和營養,相應地需要大量的血液來輸送,血壓就高些。夜里睡眠時只需最小限度的氧和營養,血壓就低些。大多數人一日24小時的血壓節律是,隨早晨覺醒起床而上升,日間持續處于較高狀態;晚上血壓逐漸下降,在睡眠過程中降到最低,夜間1~3點為最低谷。 季節和環境溫度的變化會使血壓波動,冬季血壓水平要比夏季高些。血壓也會因運動、排泄等活動和興奮、緊張、憤怒等情緒變化而升高。健康人血壓暫時升高會很快恢復,如果出現慢性血壓持續較高的狀態,就成了高血壓。 文章摘選自《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》(2013年版) |